朝歌城內(nèi),血腥的殺戮剛剛結束。羊聃帶著兩千人,沿著街道墻列而進,驅反水塢堡民為先鋒,將殘存的數(shù)百敵兵殺得干干凈凈,甚至還誤傷了少量降兵。塢堡帥們臉色蒼白地看著羊聃。還有人跪在一具尸體旁,伏地痛哭。那是他的兒子,提前歸正之后,帶著部曲被忠于大胡的塢堡民圍攻,堅持到了最后一刻。羊聃帶著數(shù)百南陽樂家的甲士,將其連同圍攻的敵兵盡數(shù)斬殺,無分敵我。就連他兒子,還沒來得及說出一句話,就被羊聃斬下了頭顱。理論上來說,這是誤傷。李重也不可能為了一個河北降人,就拿羊聃出氣,孰輕孰重他還是分得清的。因此,這個啞巴虧算是吃定了。羊聃舔了舔嘴,有點想把此人也斬了,以絕后患。但周圍人太多了,卻不方便動手,只能以后再想辦法了。南陽世家私兵們迅速控制了城內(nèi)各個要點,將投降的河北人向外驅趕,令其去拜見李重。羊聃則走進了縣衙之中,看著滿地的尸體,面無表情。河北人火并,自相殘殺,關他何事唯一讓他不爽的就是財物都被搶光了,雖然縣衙里也沒太多值錢的東西。城中存糧更是稀少無比。方才遣人粗粗清點了一番,大概有了五六千斛粟、兩千余斛麥,另有不到兩千斛雜糧,非??蓱z。這么點糧食,也就夠三千守軍堅持一個月的。寥寥三四百戶百姓家中可能還有些存糧,但那又能堅持幾日若真打出真火,守軍不愿或不能降了,到最后只能把他們家的糧食搜刮一空,人也下鍋煮了,漢末以來這種事并不鮮見。巡視完縣衙之后,羊聃又登上城頭。他從南陽帶來的兩千豪族甲士分兵把守四門,這是最重要的地方。方才又進來四千南陽兵,則分守城頭。最后四千人屯于城東舊營寨,與朝歌呈掎角之勢。都督李重已經(jīng)和他說了,朝歌縣的防務由他負責。這是承接枋頭南城的前出據(jù)點,非常重要,萬不能有失,故安排了一萬人守御。另外,這其實也是一種獎賞。先破城者,待遇自然不一樣,雖然這個先入是撿來的。淇水東岸仍有輜重車隊往朝歌而來。這是必要的。不趁著石勒主力尚未回返,支屈六騎兵又被擊退的有利時機搶運資糧,你準備什么時候運如果李重打算繼續(xù)率軍北上,渡過淇水,攻打蕩陰,那么朝歌縣就是其后勤支點——蕩陰,顧名思義,位于蕩水南岸。老實說,他覺得李重北上不是什么好事。但人家是都督,奉陳公軍令,還有什么好說的況且,聽聞陳公要給這一路增兵……那么,都這樣了,打就打吧,死了拉倒。曠野之中響起了蒼涼的角聲。騎兵大隊再度北行,往淇水方向前進——淇水發(fā)源于山中,在汲郡境內(nèi)先自西向東,再拐彎向南。真是夠拼命的!羊聃神色復雜地看了他們一眼,感慨道。五月二十三日,考城幕府之內(nèi),將佐們進進出出,不斷將各類消息匯總而來。邵勛坐在躺椅之上,目光在墻上的地圖中逡巡著。躺椅搖搖晃晃,他的身體也跟著搖晃起來,意態(tài)非常閑適。戰(zhàn)爭可以說開打了,因為左路都督李重已經(jīng)率部北上。十九日克朝歌。二十日,先鋒騎兵進至淇水,搶占石橋。二十一日夜,大軍在淇水南北兩岸扎下營寨。自枋頭南、北二城北上,到汲郡朝歌縣間的距離大概是三十多里的樣子。自朝歌東北行,大概八十余里至魏郡蕩陰縣,中間需要渡過淇水。自蕩陰北渡蕩水,約四十里抵達安陽縣。安陽北渡洹水,再行四十里可至鄴城。全程一百九十多里,不到二百里的樣子。二百里的路程,除第一段三十多里外,剩下的一百六十里無法利用河流,只能陸路轉運物資,且中間需要橫渡三條東西向的河流,攻克蕩陰、安陽兩座攔在驛道上的城池。對邵勛來說,風險慢慢開始放大。對石勒來說,機會漸漸開始出現(xiàn)。鄴城傳回來的消息斷斷續(xù)續(xù),最近一段時間完全停止了,邵勛也不知道石勒到哪里了?;蛟S,他在一邊籌糧,一邊南下,并不急于立刻回到鄴城。呵,小心思挺歹毒的。邵勛閉上眼睛,腦海里勾勒出了另一條進軍路線。輕盈的腳步聲響起,接著是托盤、碗盞的聲音。昔年曹孟德為了打袁譚兄弟,專門修了枋頭,疏通水路,自白溝東北行。耳邊響起了熟悉的聲音。邵勛沒睜開眼睛,繼續(xù)聽著。在河北,即便人心再不穩(wěn)固,石勒補給起來還是比你方便的。北上這一路,若不小心,恐有全軍覆沒之憂。你已修建枋頭南城,疏通淇水故瀆,船隊可自河上進至枋頭。若順著白溝水而下,收取黎陽、頓丘等郡縣不更穩(wěn)妥么曹孟德順白溝至內(nèi)黃后,折向西北,逆洹水而上,軍糧直抵安陽,復北上包圍鄴城。邵勛嘴角微微翹起,嘆道:讀書就是好啊,博古通今。這年頭,有些軍將不識字,不讀書,還不如花奴你。曹操怎么攻打鄴城的其實并不是一般人以為的直接沖到鄴城之下,然后將其包圍。事實上,他面臨著和邵勛一樣的困境,如何順利、安全且低成本地把資糧運到鄴城城下。況且邵勛面臨的處境比曹孟德更惡劣,因為石勒的騎兵非常多,比袁譚、袁尚兄弟難對付——不是實力、人心,主要是兵種問題。直接從枋頭運糧北上,確實極其冒險。但如果學曹操,用船只走個三角形,把糧食經(jīng)水路運至安陽,再陸路轉運,不過就四十里的路程,卻安全太多了。自漢以來的太多戰(zhàn)爭,都是圍繞糧道在打啊。我要走了。邵勛坐起身,端起茶碗喝了一口,目光始終留在地圖上。地圖上只是城池、山川罷了,但作為最高統(tǒng)帥,幾乎沒日沒夜都在策劃戰(zhàn)事的他,卻在城池、山川旁邊看到了部隊的番號、兵力以及方位。但再往上到河北中部地區(qū)時,卻一片空白了。刺奸都督不是萬能的,庾琛也只招撫了一部分人,他并不清楚石勒到哪了,是如何布置的,又準備怎么打。所以,自古以來的兵書戰(zhàn)策上,都非常強調先為己之不可勝,再為敵之可勝這一條,原因就是你沒有天眼,不可能知道敵人的一舉一動,所以先把自己搞得滴水不漏、四平八穩(wěn)、無懈可擊,然后再抓敵人的錯誤,一舉擊敗之。當然,說起來都很容易,做起來就沒那么簡單了。這不僅考驗統(tǒng)帥的水平,也考驗底下方面大將的能力,甚至中層軍官的主觀能動性、戰(zhàn)場閱讀能力、隨機應變的本事都能左右最終戰(zhàn)局。戰(zhàn)爭,不是實力強、能打就一定會贏的,它存在不確定性。這么急銀槍精兵還沒到枋頭吧裴妃走了過來,替他按摩頭部。雖然首戰(zhàn)告捷,但也沒那么穩(wěn)當。邵勛說道:義從軍副督陰奇?zhèn)夭恢?我已將其部撤了回來。就這么點騎兵,既要開路搶時間,又要遮護車陣,又要為船隊提供保護,甚至還要追擊潰敵,都不夠用的。石勒若想擊敗我,只能在騎兵上做文章,這是他唯一的機會。你既然打定了主意,那就去吧。裴妃說道:考城這邊有三千人,足夠守城了。在大河沿河布防的唐劍、劉洽、滿衡三部,要不要北上這些農(nóng)兵,戰(zhàn)力一般,還是留在河南吧。邵勛沉吟了片刻,說道:再者,我也擔心東面會出事,甚至是南面。糧草夠嗎今歲好些地方報禾苗不秀,秋收時可能會歉收。眼下還是省著點用好。伱有數(shù)就好。裴妃為他理了理衣袍,道:不要冒險。你現(xiàn)在敗個一兩場,已經(jīng)不會傷筋動骨了。邵勛微微點頭。敗和敗也是有區(qū)別的。如果敗掉的是雜牌部隊,那無傷大雅,陰暗點說,都不一定是壞事。如果敗掉的是嫡系部隊,那他可就變成劉秀了,甚至想做劉秀而不得,畢竟他的身份可遠遠比不過人家。我走之后,兗州鎮(zhèn)之以靜。即便有胡騎南下襲擾,但閉門自守,勿要輕舉妄動。誰敢來你這里請調兵馬,一概不許。邵勛最后又叮囑道。好。裴妃點了點頭,抬眼望向窗外。烈日正午,兵戈肅殺。她只是一個局外人,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。正所謂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,全身心處在其中的人,所需要考慮的東西,卻比她要多上太多,其間的煩憂可想而知。詩文只道談笑間破敵,故意隱去其間的步步驚心,以及細致到繁瑣的準備,讓人以為戰(zhàn)爭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,可謂謬矣。劉聰會不會……裴妃突然想到了什么,問道。邵勛許久沒有回答。可能這個問題,對他也很困擾吧。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