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杜主任,您好,我是北平出版社的臨時翻譯員蘇婉?!?
盡管蘇婉被屋子里熏得很難受,但卻露出標(biāo)準(zhǔn)八顆牙齒的甜美笑容,聲音清亮,從容恬靜地介紹自己。
沒有絲毫的扭捏和生怯,十分的落落大方,反倒還走上了前。
杜主任上下掃了一眼蘇婉,倒是有些意外她的表現(xiàn),但還是在心里搖了搖頭。
讓兩人坐下后,就扶了扶鼻梁上滑落下來的老花鏡,渾濁的眼睛盯著蘇婉,聲音好奇老沉道:“你一個小丫頭口氣倒是不小啊,竟然要售出五千份《讀音》?!?
“你知道知音從第一期到十二期現(xiàn)在有多少庫存堆放在倉庫里賣不出去嗎?”
“就是外面很多報亭,書攤都沒有的賣,只有一些靠近大學(xué),以及機(jī)關(guān)單位的書報亭才有。”
杜主任彈了彈在煙灰缸里彈了彈煙灰。
挺漂漂亮亮的一個小姑娘,就是腦子不太好使,被人一激就沖動地立下這個軍令狀。
謝教授特意打電話讓他憑借多年的經(jīng)驗指導(dǎo)一下這個小丫頭,幫助這小丫頭迎合市場選材。
但是他覺得這《讀音》就是強(qiáng)弩之末,不管怎么整改都不可能起死回生。
第一是價格太過昂貴,第二就是《讀音》已經(jīng)出了十二期了,大家都已經(jīng)形成了固有印象。
除非重新創(chuàng)辦新的期刊。
“杜主任,那是因為前面十二期的選材不對,針對的受眾群體也小眾?!?
“我有信心我選擇的題材一定會受大眾喜歡?!?
蘇婉在生意場上最擅長的就是談判,看得出對方對《讀音》完全的不看好,只是礙于一些情面,才不得不見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