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宴過后,大家恭送江南書記回家。
因為吃飯的地方距離縣委大院并不遠,衛(wèi)江南和連城玉步行回去。
高拱和遲曉勇依舊不緊不慢地跟在后邊不遠處。
他倆還是隱藏在暗處,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存在。
連城玉自然是例外,微笑說道:“書記,這兩位戰(zhàn)友,還是會隨你一起去林陽嗎?”
“嗯。
”
“一開始的時候,我認為石城這邊會不太平,蕭易水建議我找?guī)讉€信得過的人跟在身邊,我就去江口把這兩位戰(zhàn)友找過來了。
”
“沒想到這一年多時間,熊立輝他們慫得很,沒敢出什么幺蛾子……”
連城玉輕輕搖頭,說道:“其實也不能說他們慫,而是雙方的矛盾沒有激化到那個地步。
書記你始終都給他們留了余地,他們自然也沒狗急跳墻的必要。
”
“不過去了林陽之后,那就不一定了。
”
“擺明了車馬要好好干一仗,狗急跳墻的可能性還是有的,不可不防。
”
對連城玉這個分析,衛(wèi)江南還是很認同的。
他猜到了柳傅軍“安排”他來石城的真實用意,是“割毒瘤”不是下死手,自然始終都給老熊那幫人留余地,希望他們能夠自醒。
而有柳傅軍盯著,老熊也不敢真的亂來,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非得要衛(wèi)江南的小命。
所以這一年多時間,高拱和遲曉勇都“無所事事”。
但這兩位,也確實當?shù)闷鹦l(wèi)江南對他們的看重,哪怕一年多沒有任何出手的機會,也依舊從不松懈,和衛(wèi)江南的配合,越來越默契。
全當是“練兵”了。
這次去了林陽,如同連城玉所,擺明了他衛(wèi)江南就是張慶文的“刀”,利劍出鞘,必定要飲血。
和石城沒有什么可比性。
張慶文在青山的威望,也無法和柳傅軍在靜江的威望相提并論。
衛(wèi)江南和連城玉遇到危險的可能性大大增加。
衛(wèi)江南開玩笑似的說道:“要不,我再給你找兩個人?費用我來承擔。
”
連城玉哈哈一笑,說道:“只要和你在一起,我就是安全的。
干掉我連城玉并沒有什么作用。
”
想當年,曹丞相在宛城,張繡只追著他砍,沒說非要殺荀彧或者其他人——主公自死可矣,玉恕不奉陪!
“我聽說,林陽有兩個地下組織部長,都牛逼得厲害,沒想到這次有機會當面見識一下。
”
玩笑歸玩笑,連城玉隨即回歸正題。
衛(wèi)江南反問道:“你聽誰說的?”
連城玉聳聳肩:“道聽途說吧,這種事,總是有人議論的。
久而久之,就傳得天遠。
”
衛(wèi)江南卻很清楚,連城玉這個“道聽途說”確實是真的。
林陽確實有兩個“地下組織部長”。
都和青山省委主要領(lǐng)導(dǎo)有些關(guān)聯(lián),還不包括那位愛管事的老太太。
要是加上“老太太”,那就是三位“地下組織部長”。
這幾個人,后來的下場都不太好,被處理后,官媒公開報道過他們的種種劣跡,衛(wèi)江南喜好瀏覽各種“打虎新聞”,因此有著比較深刻的記憶。
不過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。
眼下,這幾位那還是活躍得很,導(dǎo)致他們被依法處理的契機也遠不曾出現(xiàn)。
甚至于,在衛(wèi)江南的記憶中,張慶文也從未擔任過青山省長,更不存在衛(wèi)江南給青山省長“支招”。
歷史的軌跡,早己面目全非。
衛(wèi)江南在此時去林陽就任青山省政府督查室常務(wù)副主任,更是和歷史軌跡完全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