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越大為震撼,他聽了不少人闡述過這問題。
無非就是親賢明,遠小人,善國事,體察百姓,則為明君。
但是李世隆的對用人之道的闡述,卻是他從來沒有聽過的。
乍一聽,好像有些問題,可細細一想,這不就是十分高明的帝王心術嗎。
李世隆也沒催促,任由李越消化。
好一會兒,他才開口,“你學到了什么?”
李越回過神來,有一種醍醐灌頂?shù)母杏X,“知人善用,乃王道,黑貓白貓,只要能抓老鼠,就是好貓!”
“比喻倒也恰當!”李世隆贊賞道。
這話是秦墨說的,李越只不過現(xiàn)學現(xiàn)用,他站直了身子,“謝父皇教誨,兒臣定要當一個為君父分憂,與國有用的人!”
李世隆是越越滿意,雖然他內(nèi)心已經(jīng)偏向李越,可新法之始,還是要給其他人一些機會的。
而且,他正直春秋鼎盛,上面還有太上皇。
雖然很想實現(xiàn)老中青,三代君王共治天下的盛舉,但還是要考慮現(xiàn)實。
要開好這個頭,給后代子孫打個樣。
“下去吧,去給你母后,皇爺爺請安再出宮!”
“是,父皇!”
李越離開太極宮,來到了甘露殿,也是一通勸慰,畢竟公孫皇后待他們這些孩子,都是極好的。
也不曾壓迫他的母妃,所以,他內(nèi)心是十分尊重公孫皇后的。
離開立政殿后,李越來到了大安宮,“孫兒越,參見皇爺爺!”
李源著和自己年輕時有八成相似的李越,也是眉開眼笑,“成熟了,起來也干練了,有爺年輕時幾分神采!”
“多謝皇爺爺夸贊!”
“起來,這次回來就不走了吧?”李源將李越拉起來。
“還不清楚,不過西北應該是不用去了?!崩钤秸f道。
“你小子在西北做的事情,爺都知道了,還不錯,之前你爹還跑過來跟我說了這事。”
李越撓了撓頭,“就做了點力所能及的事情,也沒什么!”
“對咯,這天下都是咱們老李家的,給自家辦事,還談什么功勞?!崩钤礉M意的點點頭,“當初爺給你的佩劍還在吧?”
“在呢!”
李越連忙取下腰間的龍淵。
李源拿過,抽出寶劍,“血腥氣挺重,沒少殺人,不好,這龍淵是高風亮節(jié)之劍,是王者之劍。
要慎殺,知道不?”
李越急忙道:“是,孫兒謹遵皇爺爺教誨!”
“你別緊張,爺就隨便說兩句。”李源合上龍淵,丟給了李越,“劍是百兵之王,有雙刃,能殺人,也能傷己!
要學會韜光養(yǎng)晦,蘊養(yǎng)氣息,高風亮節(jié)之劍,并不是不殺人之劍,但是出鞘之時,只殺該殺之人?!?
“孫兒明白!”李越反應了過來,這是在告誡他,不要天天帶著龍淵招搖撞市,要讓他韜光養(yǎng)晦。
新法對大家都是公平的,風頭太盛并不是好事。
“回去后,孫兒定當將龍淵供奉,日日擦拭,明器見心!”
“孺子可教!”李源喜歡聰明的孩子,也許李越曾經(jīng)不算聰明,但是現(xiàn)在,舉手投足間,都自有一股氣場。
勢以成,要蘊養(yǎng)。
等到氣勢大成,攜王者之劍,無可匹敵矣。
“你母后那邊去過了嗎?”